巢湖:聚焦乡村振兴领域微腐败 小切口做实专项整治大文章

来源:合肥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:2024-02-02 阅读:39

 “经查,苏某某收受他人烟酒、违规将村中集体水塘承包给他人的问题属实,建议立案审查。”在巢湖市纪委监委问题线索排查会上,针对基层干部滥用“小权”、在村级集体“三资”管理中发生的相关腐败问题,栏杆集镇纪委初核组向市纪委提出处理建议。

2023年,结合巢湖市基层实际和突出问题,该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“五小”问题专项整治,紧盯“小事”“小权”“小利”“小钱”“小节”,严查基层易贪易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微腐败问题。

“微腐败的作用对象是基层群众,运用的权力微小但影响并不微小。因此,需找准问题根源,坚持‘小题大做’‘小事大办’,深挖乡村振兴领域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土壤。”巢湖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,市纪委监委坚持目标引领与问题导向相结合,全面起底、深刻剖析微腐败发生原因,靶向发力、精准施治,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。

乡村振兴领域政策点多面广且实施主体分散,为腐败的生长提供了隐蔽的空间,专项整治需进一步“划重点”、“圈要点”,有的放矢专攻“重灾区”。该市纪委监委明确乡村振兴领域各项政策执行、村级集体“三资”管理、项目监管、惠农资金发放、基层治理五个方面整治重点,印发相关《任务清单》《工作清单》进一步细化各环节重点内容,督促各镇街纪工委据实开展特色化专项督查,同时聚焦城市绿化工程、粮食购销、统计造假等重点领域加大监督执纪和通报曝光力度,揭开基层微腐败的“隐身衣”。

基层腐败手段隐蔽且复杂,基层监督力量薄弱、熟人社会监督难、群众监督缺乏渠道等使得权力的滥用成为可能。瞄准薄弱点、强化监督“力”,该市纪委监委全方位实化监督举措,全力破解基层监督难题。推深做实纪检监察协作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,构建扁平化运行模式,不断加强联合监督、提级办理、交叉办案等工作举措,形成纵向联动、横向协作、区域协同的监督工作格局;抓牢抓实基层小微权力“监督一点通”平台建设与推广工作,进一步延伸监督触角,让群众有地可诉、有据可依,打造“人人都是监督员”的严密监督网络;立足“监督的再监督”职责定位,推动部门履行主管监管责任,加强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,强化制度规范性、权威性、有效性,以制度管权、管人、管事。

为抑制主体腐败行为发生、实现微腐败的源头治理,该市纪委监委坚持硬管制与软约束的相结合,不断提高一体推进“三不腐”能力水平。完善村(社区)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预防制度,综合开展警示教育巡回宣讲、旁听庭审、廉政教育报告会等活动,发挥反面典型案例震慑警醒作用,强化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;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,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好结合文章,用活本地“廉文化”、蓄足基层“廉动力”,以公开促廉、文化倡廉、制度管廉为载体,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基层治理。

2023年,该市在乡村振兴领域“五小”问题专项整治中运用“四种形态”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46人,党纪政务处分8人,印发正负面典型案例通报3期。同时,通过监督检查、纪检监察建议,压实基层党委(党组)和职能部门的政治责任,推动建章立制6个。(巢湖市纪委监委)

主办:中共合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合肥市监察委员会
皖ICP备11002645号-1
c_msg